写下“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”千古绝唱的大诗人元稹,一生中曾两次入蜀。在通州四年作诗180余首,是他诗歌创作的丰收期,也是他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确立和发展期,他一生最辉煌、最具代表性的诗作和诗歌理论,大都在蜀地完成。
悼亡诗千古传颂
读过《西厢记》的人,都会对年少风流的男主人公张生留下深刻印象。王实甫的《西厢记》根据小说《莺莺传》改编创作,多情而蕴藉的张生,其实就是作者元稹。
元稹出生于唐大历十四年(779年),幼时长得清秀可爱,甚是聪慧,父母宠爱至极。家道中落,请不起好老师,母亲就手把手教他认字读书。父亲早逝,母亲带他投奔娘家,虽寄人篱下,但他因此早熟发愤,15岁参加明经科考及第,此后益发“苦心为文”“勇于为诗”。
元稹21岁在河中府(今山西永济县)任职时,发生了他在《莺莺传》中描述的爱情故事:他热烈地爱上了一位远亲17岁的女儿。通过她的一个侍婢,元稹以诗打动了情窦初开的女孩的心。他们大胆冲破封建礼教自由结合了。然而贞元十九年(803年),元稹为谋求官职进京应试,忍心抛弃了痴等他的女孩。
元稹在京城与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,被授秘书省校书郎,这一年又迎娶了朝廷显贵韦夏卿的三女韦丛。婚后,韦丛跟随元稹过起了清贫的生活,无怨无悔。“顾我无衣搜荩箧,泥他沽酒拔金钗。野蔬充膳甘长藿,落叶添薪仰古槐。”夫唱妇随,两人也算得上是神仙眷侣。然而,平静幸福的生活停在了第7年。这一年,元稹仕途失意,被贬出京,一路颠簸劳苦,再加上缺医少药,韦丛病逝,年仅27岁。
韦丛逝世后,元稹写了大量悼亡诗:“伴客销愁长日饮,偶然乘兴便醺醺。怪来醒后旁人泣,醉里时时错问君!”“昔日戏言身后意,今朝都到眼前来。衣裳已施行看尽,针线犹存未忍开。尚想旧情怜婢仆,也曾因梦送钱财。诚知此恨人人有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